查查一下
广告横幅

机器人概念股涨停潮!马斯克: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Optimus方面取得不错的进展

时间:2025-04-23 14:20:58 标签: 7 0


  一则消息突然引爆。

  今日,A股开盘后,概念股全线爆发,等多股涨停。港股机器人概念股亦集体大涨,地平线机器人大涨超13%。消息面上,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于4月24日至26日在无锡市惠山区举办,宇树、小米相关负责人将参与话题讨论。

  与此同时,CEO马斯克也给出了重要指引。马斯克在特斯拉业绩电话会上表示,特斯拉Optimus方面取得不错的进展,有信心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实现年产量达到百万台。

  国际星闪联盟今日官微消息,近日,由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具身智能 新一代通信标准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会上,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国际星闪联盟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机器人技术与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的融合,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与产业化发展。此次合作旨在打通机器人本体感知、通信与决策的关键链路,加速多机器人协作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涨停潮

  4月23日,A股开盘后,股全线爆发,秦川机床日海智能丰华股份方正电机襄阳轴承等多股涨停,大涨超17%,大涨超15%,等多股涨超5%。

  港股机器人概念股也集体大涨,截至10:30,地平线机器人大涨超13%,大涨超7%,涨超6%,涨超5%。

  消息面上,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于4月24日至26日在无锡市惠山区举办,将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及产业创新发展设置具体内容,由开幕式、竞赛展示、嘉年华、主题会议等内容组成。

  有业内人士称,全国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落地无锡,一系列竞技展示类项目,除了考验机器人的感知与环境适应能力、运动控制与协调能力、耐力与续航能力等,更考验机器人的决策与规划能力,这是机器人“大脑”能力,运动会的规模与展示内容堪称机器人领域的“大阅兵”。

  在这场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之外,“人形机器人百人会论坛暨赋能深度行(无锡站)活动”主题会议也将举行,围绕具身智能的技术前沿和趋势、人形机器人行业标准,以及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深度挖掘与落脚难点等主题展开讨论。据悉,宇树科技、乐聚机器人、小米人形机器人、上海卓益得机器人、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等企业负责人将参与该环节。

  马斯克的指引

  美东时间4月22日美股盘后,马斯克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Optimus方面取得不错的进展。预计到2025年年底将有(至少)数千套Optimus在特斯拉工厂工作。

  他表示,有信心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实现年产量达到百万台,“到2030年,每年生产百万台Optimus机器人,可能在2029年就能实现。”

  针对分析师Edison Yu问及机器人Optimus的供应链,马斯克回应称,已经采取行动来实现供应链本土化和降低风险。

  对于特斯拉的未来,马斯克展现出极大信心,认为公司价值将基于两大业务:大规模自动驾驶汽车和自主人形机器人。他预测:“一家能够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真正有用的自主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车辆的企业价值将是惊人的。凭借出色的执行力,特斯拉将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其价值可能与接下来五家公司的总和相当。”

  马斯克还表示,从5月开始,他投入到特朗普政府“政府效率部”(DOGE)的时间将“显著”减少,他将把更多的时间投入特斯拉。

  他表示,如果特朗普总统需要他帮忙处理政府事务,他每周会花“一两天”的时间,但他5月份开始会把大部分时间都分配给特斯拉,DOGE大部分事务已经完成了。

  同时,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将尽力敦促特朗普降低关税,但他强调:“关税决定完全取决于美国总统,我会继续主张降低关税,而不是提高关税,这是我能做的全部。”

  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

  作为具身智能的代表之一,人形机器人发展正加速迈进产业化临界点。2025年被业界普遍誉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中国市场已有11家主流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在2024年开启量产计划,其中有6家如宇树科技、优必选、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众擎机器人、乐聚机器人等厂商2025年量产规划超过千台。

  集邦咨询预计,中国市场2025年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值将超过45亿元,加上马斯克关于Tesla Optimus 2025年数千台量产目标,预计头部本体厂商的量产计划将拉动中国市场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供应链生态布局与完整性。

  预计,2030年后产业渗透率将进入指数级增长通道,2035年全球出货量或达400万—1000万台。内地市场方面,在政策驱动、技术拐点、场景革命及本土供应链优势的多重共振下,人形机器人有望复制汽车成功经验,形成领先优势。

  交银国际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广阔,短期来看,主要应用于工业和社会服务,但中长期维度更看好具有to C属性的家庭市场。预计2030年后产业渗透率将进入指数级增长通道,2035年全球出货量有望达400万—1000万台,2024年—2035年复合增长率70.6%至84.9%,其中服务人形机器人份额将上升至84%。

  交银国际证券认为,智能化和零部件优势显著,中国内地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成功经验。中国内地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优势体现在智能化和本体制造产业链。智能化方面,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和新能源车均是具身智能的代表。同时,在自动驾驶/智能驾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系统集成经验,能够快速将这些技术迁移到人形机器人开发中,不仅加速研发进程,还能有效降低成本,为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本体量产方面,人形机器人关节等核心部件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重叠度达60%以上,凭借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制造优势,中国内地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同样具备规模化降本潜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天天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天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天天查。